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见与不见,证据充分,不来不去。念与不念,临床格局,不增不减——合理用药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7/28 11:11:21  浏览量:1062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导读:今年作为生物类似物上市开启的元年,涌现了一批生物类似物的扎堆上市,以HER-2为靶点的药物更是前仆后继,但这反而增加临床医生工作的难度,与原研药物之间如何取舍,是否可以互换,不期而至的副作用处理是否相同?来自西南地区诸位专家不断探索总结,就是为了在这一空白时期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方便医务工作者规范地使用这一类药物。

 

首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赵晓艾教授表达了对于生物制剂临床应用的思考。

 

 

赵晓艾教授在分享中着重强调了免疫原性的问题,免疫原性是某物质应用后触发免疫反应的能力。而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非常复杂,并且有大量不明确的因素,原研药在应用多年的过程中就有许多既往RCT研究中未曾遇到的毒副作用,更不用提仅仅作用相同靶点的生物类似物,生物药物免疫原性主要表现在药效学的改变,增强或降低活性物质,一旦超过治疗窗往往会有超敏反应发生。抗体的中和,使得生物活性丧失没有临床疗效,以及毒副作用的加重以及致命并发症。

 

这一类案例屡见不鲜:2009年1月,14种h-HuEpo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生物类似物获得了泰国FDA的许可被用来治疗肾性贫血。但后续病例研究发现,在30名使用EPO类似物疗效欠佳的患者中,23名患者中和抗体阳性。而骨髓活检提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原性问题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实实在在的教训,只是我国之前并未有相关药物上市,导致临床工作者会认为这一类并不会在实际工作中出现。

 

除此之外,由于产品结构呈多极化发展,往往微小的蛋白质结构改变,会进入人体后巨大的变化,而生物类似物的上市目的与原研药物并不相同。其只需要与原研药物有类似性或互换性即可,有许多药物的应用是临床后才被意外发现的,因此用这些药物的生物类似物去进行外推更为不妥,没有安全性说明和上市后风险管理计划/药物警戒计划使得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更加艰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生物类似物是基于特定地细胞系,在质量,安全性,疗效等方面与原研药相似的药物,与化学药物中的仿制药乍看相同实在南辕北辙,生物类似物研发中涉及人群的事件终点能否与原研药物一样敏感且均入组一人群,终点时间又能否使用ORR/tpCR代替OS,这都会成为潜在危险因素。因此:长期、随时的监测更是这类药物的核心。

 

在超级访问环节,针对生物类似物来自华西地区的诸位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生物类似物在临床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刘德权教授: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你认为安全性重要还是疗效更重要呢?

 

令晓玲教授:通过今天的认真学习,更加全面的了解了生物类似药的特性,收获颇丰;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原研药和生物类似药的区别,我也非常同意讲者的观点,对于生物类似药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进行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监管和跟踪检测,当然我非常关注的首先是药物的安全性,安全前提下的疗效才是有意义的!


刘德权教授:考虑到生物制剂的结构以及工艺质量,您对生物制剂类似物有什么看法?

 

陈相军教授:生物制剂的结构复杂,无法被完全复制,从目前认可的工艺角度,生物类似物与原研药物只是一级结构相同,但是DNA的载体、细胞株、发酵以及配制均完全不同,因此生物类似药的代替使用需要谨慎。临床需按照适应症用药,不能超适应症。?


刘德权教授:生物创新药都会面临专利过期,出现类似药的情况,您觉得原研药和类似药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杨建华教授:核心不同点还是开发过程不同,原研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数据,针对的不定向的潜在治疗人群,而且原研药物在上市多年后不断地累积了真实世界研究,使得药物临床经验累积的十分丰富,反观类似药最大的不同点还是,生物类似药实验人群面较为狭窄,无法很好体现出药物各个方面的性质。


刘德权教授:循证医学证据下,赫赛汀联合帕捷特是HER-2阳性标准治疗方案,生物类似物可以和帕捷特联用吗?

 

赵兵教授:在既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下,赫赛汀和帕捷特的联合能够给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都带来生存获益。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NCCN、ESMO还是CSCO指南都推荐赫帕双靶治疗的联合使用,然而生物类似物的临床研究都以晚期开始,从后线治疗开始,安全性和疗效上的数据较少,不足以支持目前的临床联合用药。所以我认为生物类似物和帕捷特目前联用使用并不合适。


刘德权教授: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类似药的出现,临床应用上会遇到哪些挑战?有何建议?

 

马昌义教授: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赫赛汀的使用业已熟悉,在帕妥珠单抗进入医保以后药物也已可及,作为基层临床医生,之前忽略了生物类似物的风险,而原研药和类似药各方面的副作用差距较大,尤其是抗原抗体的问题、个体差异药物的血药浓度,因此在适应症外推、临床的检测甚至是互换上临床都会遇到来自药物和患者的挑战,我认为好好的累积药物的数据,考虑长期用药风险/获益比是未来的关注方向和重点。

 

刘新兰教授:目前,生物类似药物的大潮奔涌,但与原研药物相似而并非相同,因其上市时间短,上市前临床数据有限,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的应用应该谨慎,现阶段之中不宜将生物类似物应用在患者的一线治疗过程中。希望有更多的真实世界中的数据,为临床广泛的应用提供支持。

 

厉红元教授:关于合理用药几位讲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其中对于生物类似物的药物监测专家共识给我很深的印象,对应的关于药物免疫原性以及其他适应症外推都需要我们注意,不仅如此副作用的管理以及是否与原研药物临床获益也同样需要关注。

 

徐兵河教授:监测、规范管理,积跬步至千里,无论原研还是生物类似物都应该如此。

 

尾声

?

每一次生物类似药的专场都是为了更好地临床获益,也希望让谨慎、安全住进你的心里,寂静欢喜。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合理用药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