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jpg)
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俞文娟教授、姜尔烈教授、沈杨教授、魏辉教授、王迎教授、杨文钰教授
编者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成立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于2017年4月8~9日在天津市隆重召开,而首届青年医师论坛作为该庆祝活动的开篇也吸引了众多的关注。在论坛上,本刊特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研究所)魏辉、姜尔烈、王迎、杨文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沈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俞文娟等青年专家,共同参与有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关键问题的圆桌会讨论,为我们呈现出许多精彩内容。《肿瘤瞭望》现场同步采集了本次圆桌会,现加以整理总结,以飨读者。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
沈杨教授:在过去几十年内,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技术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初,AML的诊断主要基于骨髓形态学检查,并根据FAB分型标准对AML患者进行分型。此种诊断和分型系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AML的深入治疗。
随后,AML的诊断及分型进一步完善至MICM分型系统,MICM分型系统结合了骨髓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细胞遗传学的手段,其对AML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更大的价值。然而,MICM分型系统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并不高,难以为AML的进一步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足够的信息。
目前,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AML诊疗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该手段发现了更多的AML相关性基因突变,比如c-kit、FLT3、DNMT3A等基因的突变。这不仅丰富了AML的分层体系、也为AML的预后评估、进一步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总而言之,AML的诊断、分型及预后体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通过这些诊断、分型及预后体系的改进,使AML患者不再单纯局限于标准的“3+7”诱导治疗及巩固治疗,而会更多的应用靶向性个体化治疗,这代表了AML治疗的未来。
诱导治疗
王迎教授:AML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AML患者的最终预后和转归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其治疗反应的情况,欲达到良好的治疗反应,还有赖于治疗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系统化。在AML的治疗中,诱导治疗首当其冲,它对于改善AML患者的生存情况影响权重较大。因此,诱导治疗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在AML诱导治疗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例如,在标准的DA3+7方案上加用高三尖酯碱形成HAD方案,这使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得以提高。随后,又在HAD方案基础上对阿糖胞苷剂量进行递增(也就是HAD方案中包含中剂量阿糖胞苷),这使得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进一步提升。
总之,诱导治疗方案的强化和改进对于提升AM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后续的巩固治疗或骨髓移植提供了基础。当然,良好的诱导治疗仅仅只是AML治疗的开端,接下来的巩固治疗也很重要。
巩固治疗
魏辉教授:在诱导治疗后,如果缺乏适当的巩固治疗,多数AML患者会出现复发。因此,对AML患者进行一定阶段的巩固治疗也极为必要。而巩固治疗的实施应当根据AML的危险度分层来开展,AML的危险度分层决定了其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是否采用强烈化疗方案以及巩固治疗时间的长短。
AML的危险度分层主要依靠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指标,其中细胞遗传学指标是其分层体系的基石。而二代测序的引入更加完善了AML的危险度分层体系。此外,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灶(MRD)水平对巩固治疗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价值,治疗后MRD水平能够指导我们是否继续进行巩固治疗。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提倡,可通过结合诱导治疗的情况对巩固治疗的剂量和时间长短进行调整。
老年AML的治疗
俞文娟教授:近20年来,非老年AML患者(≤60岁)的治疗有效率及生存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老年AML患者(>60岁)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生存情况仍较差。对于老年AML患者的治疗,分层治疗同样极为重要。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体能状态、合并症以及生物学因素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将老年AML患者分为:可以接受化疗的患者、容易受伤害的患者、不能接受化疗的患者。最后结合生物学因素(如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标志等)的情况,制定一个符合患者本身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于适合进行化疗的老年AML患者,推荐其应用强烈化疗方案,这有利于改善其生存。对于不能接受强烈化疗的老年AML患者,建议其应用低剂量化疗(如去甲基化药物、新药治疗、或者联合其它低剂量化疗药物)。在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后,仍需要进行相应的巩固或维持治疗。如果患者一般情况好且无相关合并症,在有合适供者的情况下,应建议患者接受减低预处理剂量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如果一般情况尚可但无合适供者的情况下,建议患者进行中剂量阿糖胞苷等方案的巩固。对于不适宜强烈化疗方案的患者,则建议进行低剂量去甲基化药物的巩固。
老年AML新药研究应用方面,疗效较确定的有FLT3抑制剂索拉非尼,它对于FLT3-ITD突变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其总体生存时间(OS)。当单用甲基化药物疗效不佳时,可采用多种去甲基化药物联合应用或者联合其它新药(如BCL-2抑制剂、抗CD33单抗等)来改善预后。总体而言,目前老年AML的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不佳、进展不明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儿童AML的治疗
杨文钰教授:儿童AML的诊疗是通过借鉴成人AML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过去几十年内,儿童AML的总体生存率(OS)由原来的30%提升至目前的70%,进展极其明显。疗效改善如此明显的原因在于:儿童AML危险度分层的不断细化、联合化疗方案的优化、支持治疗方案的不断强化等。
在危险度分层方面,儿童AML具有其自身的特征,比如:NPM1以及CEBPA突变在成人中是预后良好因素、c-kit是预后不良因素,但三者在儿童AML中的预后价值并不明确。基于这些特征,在儿童AML治疗方面需要应用特征性治疗方案。例如:蒽环类药物在儿童AML中的应用较为慎重,在很多化疗方案中尽量减少蒽环类药物用量,减轻其心脏毒性。
此外,支持治疗在儿童AML的治疗中也较为重要,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疗效。G-CSF的运用在儿童AML中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骨髓移植
姜尔烈教授:骨髓移植(包括自体及异体移植)是AML巩固治疗的组成部分之一。正确筛选出适合骨髓移植治疗的AML患者显得尤为关键,这关乎患者的生存。目前,其筛选标准主要基于AML危险分层和MRD监测:1. 预后良好组AML:由于其化疗反应率较高,且考虑移植存在一定的移植相关死亡率,故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其进行骨髓移植。但若在第2个巩固治疗后MRD水平下降小于3 log,则认为其后续化疗反应会很差,故建议这部分AML患者早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2. 预后中等组AML:根据MRD水平监测进行分层以指导治疗,若在第1个巩固治疗后MRD仍为阳性,则这部分中危AML患者后期进行Allo-HSCT的优势较大;若第1个巩固治疗后MRD已清除,则其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疗效优于Allo-HSCT。3. 预后不良组:目前的共识认为此部分AML患者均需要进行Allo-HSCT,其重点在于如何优化移植方案、预处理方案等。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