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ALK+NSCLC脑转移发生率高,随着治疗进展及生存时间的延长,脑转移和脑膜转移发生率不断增加,成为了临床治疗难点,患者生存预后较差。二代ALK抑制剂塞瑞替尼在ASCEND-7研究中凸显出了对有症状、进展期脑转移/脑膜转移的治疗优势,是ALK+脑转移研究领域重要的里程碑。目前国内获批塞瑞替尼450mg剂量更显现出优于750mg剂量的临床疗效。我们该如何解读现有的ALK+脑转移研究结果呢?《肿瘤瞭望》小编特邀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胡兴胜教授、解放军301医院马俊勋教授和包头市肿瘤医院李晓凤教授为大家做详细解读。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有症状与无症状ALK+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与预后有何区别吗?
胡兴胜教授:目前的临床研究通常将脑转移患者排除在外,即便有脑转移患者入组,也多为经治后无症状、稳定期的脑转移。
有症状、进展期脑转移患者通常预后较差。既往针对脑转移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无症状稳定期脑转移患者的中位OS为7.5个月,而有症状进展期脑转移患者的预后显著更差,仅4个月。临床治疗对于无症状稳定期脑转移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可达80%,但在有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中仅为40%。因此,应通过头颅MRI等方式尽早发现脑转移,早期在无症状时进行干预控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来源:Lung Cancer. 2009;63(1):140-5.
基线差异巨大的临床研究,结果是否无法直接进行比较?随着对研究基线数据的进一步了解,您如何评估塞瑞替尼在颅内病灶的疗效?
胡兴胜教授:存在基线差异的临床研究数据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以二代ALK抑制剂一线治疗的两个临床研究为例,对比塞瑞替尼ASCEND-4研究和阿来替尼ALEX 研究,两者的基线差异在于:1. ASCEND-4入组的脑转移患者中60%均为有症状、进展期,ALEX入组的为稳定期(≥2周)无症状脑转移患者;2. ASCEND-4有第三方评估(BIRC)结果,ALEX为开放标签研究,未报道第三方评估结果。此外,ASCEND-4研究中塞瑞替尼采用的是750mg剂量,在后期ASCEND-8等研究中发现450mg随餐调整剂量更具优势。
如果直接看两个临床研究的数据结果,塞瑞替尼对比阿来替尼的全脑转移人群OIRR:46.3% vs.59.0%,可测量脑转移人群ORR:72.7% vs. 81.0%,基线可测量颅内病灶人群IDOR:16.6个月 vs. 17.3个月,PFS:14个月vs. 28个月。值得注意的是,ASCEND-8研究中塞瑞替尼450mg随餐剂量治疗基线脑转移患者的ORR可达75%,塞瑞替尼450mg剂量较750mg剂量治疗脑转移更具优势。由于基线数据的差异,不能简单的将两个临床研究数据结果直接做对比得出孰优孰劣的结论,真正的对比应进行头对头比较研究。
.png)
图2. ASCEND-4和ALEX研究脑转移患者结果
图3. ASCEND-8研究基线脑转移患者450mg对比750mg疗效
塞瑞替尼ASCEND-7是专门针对进展期和有神经系统症状的ALK+脑转移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对于既往未使用ALK抑制剂的患者,经塞瑞替尼750mg剂量治疗后,脑部疗效颅内ORR可达16.7%(有脑部放疗史)和40.9%(无脑部放疗史),颅内DCR均可达75.0%。在脑膜转移患者中,中位PFS能达到5.2个与,OS达7.2个月。这些结果均提示塞瑞替尼对脑转移、脑膜转移患者效果良好。


图4. ASCEND-7研究脑转移/脑膜转移组疗效
目前一代ALK抑制剂治疗后多见脑转移进展,二、三代ALK抑制剂对脑转移病灶疗效较一代更好,尤其是三代,但需注意的是,穿透力过高的药物可能引起药物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