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晚期肾癌论坛(China Advanced Rcc Symposium,CARS)于8月7~8日在苏州顺利召开。会上,我们特别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史本康教授就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二线选择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肿瘤瞭望》:晚期肾癌无论是既往细胞因子治疗、VEGFR-TKI治疗还是mTOR抑制剂治疗,均会面临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的问题,而需要进一步选择治疗药物。请您谈谈目前我国晚期肾癌一、二线药物治疗情况及各大权威指南的推荐?
史本康教授:随着药物治疗的进展肿瘤治疗在不断向前推进,早年考虑化疗药物,之后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免疫治疗药物(细胞因子),但随后发现细胞因子的疗效不稳定,直到21世纪初出现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由于用药过程中肿瘤微环境的不断改变,药物使用一段时间后,肿瘤会出现耐药性,那么就需要更新药物来继续治疗。国际上对肿瘤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有两种方案:①选择新一代TKI药物,如阿昔替尼;②换用其他通路阻断剂——mTOR抑制剂,如依维莫司。
目前,我国一线治疗推荐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而欧洲或美国推荐舒尼替尼、培唑帕尼和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索拉非尼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国内外在一线治疗药物的推荐上存在差异。在二线治疗方面,国内指南、美国指南及欧洲指南均推荐依维莫司(mTOR抑制剂)和阿昔替尼(新型TKI),另外国内也推荐二线使用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
《肿瘤瞭望》:基于全球RECORD-1研究和中国L2101研究,依维莫司被广泛应用于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请您简要介绍这两项研究?
史本康教授:依维莫司是第一个在中国上市被批准用于晚期肾细胞癌(aRCC)的mTOR抑制剂,是aRCC初始靶向治疗失败后的首选,它有两项关键性研究:RECORD-1研究和L2101研究。RECORD-1为全球性研究,国内进行的是L2101研究,都是针对TKI治疗失败后,或者细胞因子治疗失败后的患者,观察依维莫司二线治疗的疗效。国内临床试验的结果与国外结果基本一致,RECORD-1研究的PFS为5.4个月,L2101研究的PFS为6.9个月这是非常好的结果,会给患者带来很好的获益。
《肿瘤瞭望》:2015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公布了RECORD-4研究的最新结果,巩固了依维莫司的二线靶向治疗地位。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研究的最新结果,并谈谈其对晚期肾癌临床治疗的影响?
史本康教授:RECORD-4研究为依维莫司的纯二线研究,对依维莫司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我国各研究中心成功入组患者55例。从RECORD-4研究结果看,疗效比RECORD-1研究好,PFS达7.8个月,是目前靶向药物单药治疗中最长的二线PFS;一线治疗后,二线治疗就又可以获得半年很好的生存状态,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由于我国入组患者占全球入组人群的41%,为本研究全球入组最多的国家,所以这个药对于我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患者的疗效可能会更好。
《肿瘤瞭望》:依维莫司和阿昔替尼是被广泛认可的二线靶向药物,RECORD-4研究证实了依维莫司的全面二线疗效,而AXIS研究结果也显示了阿昔替尼的PFS获益。综合比较依维莫司和阿昔替尼的二线数据,您认为二者中谁的疗效更佳?
史本康教授:目前国内外的指南都推荐依维莫司和阿昔替尼作为二线治疗药物,AXIS研究结果显示,阿昔替尼的PFS为6.7个月,而RECORD-4研究结果显示,依维莫司的PFS达7.8个月。
RECORD-4研究数据支持依维莫司在不同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AXIS研究的PFS的获益主要来源于接受一线TKI和细胞因子治疗的患者,尚缺乏阿昔替尼在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后的数据。
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其毒性作用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依维莫司和TKI一类的靶向药物在我国已应用很长时间,医生和患者对其副作用的发生时间、种类、程度都有所了解,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可能会更得心应手一些。总之,目前从数据上来看,二者都是比较好的二线靶向治疗药物,需要践行更多的临床实践。